肺結核,這一古老而頑固的傳染病,至今仍在全球范圍內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。它悄無聲息地侵襲著人們的肺部,不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,還常常因誤解和忽視而加劇其傳播。然而,隨著醫(yī)學科技的進步和公共衛(wèi)生意識的提升,肺結核已不再是不可戰(zhàn)勝的敵人。通過向公眾普及肺結核的防治知識,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健康的守護者,共同構建一個無結核的美好未來。
1.認識肺結核
1.1什么是肺結核?
肺結核,俗稱“癆病”,主要通過空氣傳播。當感染者咳嗽、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,會釋放出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,他人吸入這些飛沫后,若自身免疫力不足以抵抗,就可能感染上肺結核。該病主要影響肺部,但也可能影響其他部位,如淋巴結、骨骼、關節(jié)、腦膜等,稱為肺外結核。
1.2肺結核的癥狀
肺結核的癥狀多樣,且輕重不一,以下是一些常見癥狀。
(1)持續(xù)咳嗽:超過兩周的咳嗽,尤其是伴有痰或血痰。
(2)發(fā)熱:多為午后低熱,夜間盜汗。
(3)體重下降:無明顯原因的體重減輕。
(4)疲勞乏力:日?;顒雍蟾械疆惓F>?。
(5)胸痛:有時會出現胸痛或呼吸困難。
(6)其他癥狀:如食欲不振、夜間盜汗、月經不調(女性患者)等。
2.預防與治療肺結核
2.1控制傳染源
(1)上報與治療:如果發(fā)現肺結核,患者需及時上報,如果是新發(fā)現的肺結核患者,需要積極進行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,及時住院,接受隔離治療。如果確診為肺結核,需要按照正規(guī)的三聯(lián)、四聯(lián)療法進行抗結核治療,如聯(lián)合使用異煙肼片、利福平膠囊、吡嗪酰胺片和鹽酸乙胺丁醇片等藥物,并且遵醫(yī)囑足量與足療程治療。
(2)出院與隨訪:如果多次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為陰性,可以出院,居家接受抗結核治療。居家治療和出院的患者要定期復查隨訪,如果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懷疑發(fā)生肺結核,必要時需及時到醫(yī)院進一步檢查。
2.2切斷傳播途徑
(1)痰液處理:肺結核患者需要進行嚴格的痰液管理,不隨地吐痰,可以將痰液吐入紙中,將含有痰液的紙巾直接焚燒。
(2)消毒隔離:嚴格進行空氣消毒,每天使用紫外線消毒病室,醫(yī)護人員戴口罩。肺結核患者的餐具應煮沸消毒,防止傳染。
2.3保護易感人群
(1)接種卡介苗:對出生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,需及時接種卡介苗,然后定期復查,如果結核菌素試驗陰性,提示卡介苗接種失敗,需重新接種。未接種過卡介苗的成人,可以進行結核菌素試驗,陰性者可以補種卡介苗。
(2)化學藥物預防:對于高危人群,如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、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者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者,可以預防性使用抗結核藥物,如異煙肼片、利福平膠囊等。
2.4治療
(1)藥物治療:肺結核的治療主要依靠抗結核藥物,通常需要聯(lián)合使用多種藥物,持續(xù)6至9個月甚至更長時間。遵循醫(yī)囑,按時、足量、全程服藥至關重要,以免產生耐藥性。
(2)支持性治療:包括營養(yǎng)支持、休息充足等,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。
(3)隨訪監(jiān)測: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,評估治療效果及監(jiān)測藥物副作用。
3.生活中的注意事項
建議接受肺結核病的防治知識,養(yǎng)成勤開窗、多通風的習慣,不隨地吐痰,咳嗽、打噴嚏時要掩住口鼻,必要時可以戴口罩,減少肺結核的傳播概率。肺結核的易感人群需保證充分睡眠,避免睡眠不足、勞累,還要保證足夠的營養(yǎng),增加機體抵抗力,加強體育鍛煉,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。同時要進行入職體檢,排查沒有癥狀的肺結核患者,便于進行及時的治療和隔離。
結語 肺結核雖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,但通過科學的預防和治療,我們完全有能力將其控制在最小范圍內。增強個人健康意識,積極接種疫苗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對于預防肺結核至關重要。同時,對于已感染的患者,及早診斷、規(guī)范治療、全程管理,是戰(zhàn)勝肺結核的關鍵。讓我們共同努力,用知識和行動為健康護航,共創(chuàng)一個無結核的明天。